近日,辽宁大学法学院李岩教授与其学生团队合作撰写的学术专著《元宇宙法律风险预防与治理研究》,由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专著摘要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至关重要的数字经济增长极,元宇宙在激发社会活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促进潜能,但也可能给社会带来影响深远的结构性冲击。
本书试图从元宇宙的治理基础和治理逻辑两方面构筑起元宇宙治理的理论基础。在治理基础方面,以区块链应用治理、通证经济治理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元宇宙治理的总抓手;在治理逻辑方面,则根据元宇宙系统的三层次架构对技术、伦理和法律三项元宇宙治理因素的治理逻辑予以明晰。在这一治理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本书对元宇宙民事、行政、刑事以及诉讼风险的预防与治理机制进行了体系化的构建,为应对元宇宙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提供解决思路。
目录
第一章 元宇宙及元宇宙风险
第一节 元宇宙的主要特征
一、元宇宙的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交融
二、元宇宙运营的资本主导化
三、元宇宙管理模式的去中心化及AI化
第二节 元宇宙的社会风险
一、脱离官方监管金融风险高
二、数字化浪潮威胁政治安全
三、主体价值动摇有陷入虚无主义的风险
第三节 元宇宙的法律风险
一、元宇宙的资本化运营阻碍法律公益性目标实现
二、虚实交融的元宇宙冲击传统法律体系的建构逻辑
三、算法黑箱的利维坦瓦解传统治理规范的运行机制
四、去中心化的特征削减传统治理规范的外部监管效能
五、全新的元宇宙关系秩序挑战内蕴传统伦理道德的现行规范
第二章 元宇宙治理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元宇宙的治理基础
一、元宇宙治理的政治基础:总体国家安全观
二、元宇宙治理的经济基础:通证经济的治理
三、元宇宙治理的技术基础:区块链应用治理
第二节 元宇宙的治理逻辑
一、元宇宙治理的技术逻辑
二、元宇宙治理的伦理逻辑
三、元宇宙治理的法律逻辑
第三章 元宇宙民事风险预防与治理
第一节 元宇宙数字财产权风险预防与治理
一、元宇宙对传统财产权制度的挑战
二、元宇宙中的数字财产权风险
三、元宇宙数字财产权的风险预防与治理
第二节 元宇宙虚拟财产交易风险预防与治理
一、元宇宙虚拟财产交易的当今发展
二、元宇宙交易风险呈现多样化态势
三、元宇宙交易风险的法律应对
第三节 元宇宙知识产权风险预防与治理
一、元宇宙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二、元宇宙中知识产权风险的预防和治理
第四节 元宇宙人身权风险预防与治理
一、元宇宙中虚拟人人格属性界定
二、元宇宙技术对人格权益的侵害风险
三、元宇宙人身权风险的法律规制建议
第四章 元宇宙行政风险预防与治理
第一节 元宇宙中的行政风险
一、多重数字身份下的身份匿名风险
二、海量数据集聚下的数据泄露风险
三、算法权力作用下的算法异化风险
四、技术治理模式下的治理失灵风险
第二节 元宇宙行政风险的预防与治理
一、身份真实化:区分用户类型搭建全国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
二、数据安全化:以数据的利用与流通为重点重塑监管框架
三、算法向善化:确立以算法公正为核心的算法审查机制
四、治理法治化:在政府主导下塑造以人为本的回应型治理模式
第五章 元宇宙刑事风险预防与治理
第一节 元宇宙刑事犯罪类型简析
一、利用元宇宙新型概念的传统犯罪
二、利用元宇宙技术特征的新型犯罪
三、利用元宇宙成熟架构的新型犯罪
四、现有规范对三类犯罪的回应
第二节 元宇宙中刑事犯罪的治理难点
一、犯罪样态多变导致犯罪客体难辨
二、责任主体多元导致犯罪溯源困难
三、法益形式多样导致危害结果加深
四、犯罪行为隐蔽导致金融犯罪高发
第三节 元宇宙刑事风险规制的路径研究
一、刑法解释的跟进
二、刑法规制的前置
第六章 元宇宙诉讼风险预防与治理
第一节 元宇宙中的诉讼风险
一、电子数据证明功能异化风险
二、证明责任存在分配失衡风险
三、管辖规则僵化引发交易安全风险
第二节 元宇宙诉讼风险的规制
一、建立区块链存证平台统一管理体系
二、实行监管部门算法备案制度
三、构建元宇宙中的“长臂管辖”规则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李岩,法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法方向负责人,美国佐治亚大学法学院、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入选省兴辽英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物、省第三届杰出中青年十大法学家、省百千万工程千人层次、省法治建设领军人才、市优秀人才C类、辽宁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等。担任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民法学研究会理事、网络信息法研究会理事、省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省法学会建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仲裁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兼任省委、省政府法律顾问、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省高级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省人民检察院听证员、省政府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专家库成员、省信访案件评查委员会评查委员、省公平竞争审查专家、省知识产权专家库入库专家、辽宁省“八五”普法讲师团(第一批)成员、沈阳市仲裁委仲裁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司法部项目1项、最高人民法院项目2项、中国法学会2项、另主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大课题、省社科基金、省教育厅项目等20多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曾荣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国法学会青年论坛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