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刘剑文教授师生在《理论探索》上发表论文

发布日期:2025-03-14    浏览次数:

近日,辽宁大学法学院刘剑文教授和江利杰博士生合作论文“数字税立法的理论续造与规范进路——以立法视角的国内转换为线索”在《理论探索》2025年第1期刊发。《理论探索》系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AMI核心期刊、辽宁大学校B期刊。

论文摘要

现有数字税立法研究仅集中在支柱一方案的介绍与国内立法的被动确认。事实上,数字税立法由支柱一方案的立法确认、数字税税款在国内地区间横向分配及其与国内居民纳税人数字所得的地区间横向分配机制的改革协调三部分构成。并且,支柱一方案税收利益横向分配的实质,使其对于后两类事项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有系统与接续研究之必要。理论逻辑上,要首先廓清支柱一方案中“价值创造”共识背后的受益原则,并综合国内外因素对税基分配的标准作本土化延伸;规范进路上,可基于试点的渐进路径,通过利益相关方的参与、附期限税收返还制度的设置,并辅以清晰、公平的权责配置,有效化解数字经济领域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作者简介

刘剑文,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辽宁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级人才项目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顾问、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财政部法律顾问、国家税务总局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或部级课题3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3篇中文、1篇英文)《中国法学》(5篇中文、1篇英文)《法学研究》(2篇)《新华文摘》(4篇)《政治学研究》《财政研究》等权威期刊、报纸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CSSCI论文130余篇。出版《法治新时代的公共财政监督》(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理财治国观——财税法的历史担当》《走向财税法治——信念与追求》等著作50余部。科研成果曾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等。教学课程“财政税收法学”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06、2017年两次走上共和国的最高讲坛,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法制专题讲座。担任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起草小组顾问,全国人大财经委委托项目《税收基本法(税法通则)》起草组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委托项目《税法总则》起草组组长,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改评估组组长。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等单行税种立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10余部法律的起草与修改工作。

江利杰,辽宁大学财税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宏观经济研究》《税务研究》《理论探索》《国际税收》《月旦财经法杂志》《中国审判》《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税务报》等权威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与全国人大预算工委、中国法学会、浙江省委政法委、浙江省法学会、陕西省社科基金、四川省社科基金、税友集团等多项课题研究。在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浙江省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等年会征文中获得多项荣誉,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辽宁大学优秀研究生、辽宁大学优秀科研奖等奖项。